新华社千笔楼|有一种谎言,叫“视觉贫困”
新华社 | 作者 尹恒 李代祥 刘雅萱
如果你经常上网,一定刷到过这样的视频或直播:
祖孙二人住在破旧的小屋里,生活很凄惨;姐姐辍学,和弟弟在家天天吃土豆;女孩每天放学后捡瓶子,卖钱交学费……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你可能感动得不行,甚至想过给他们捐点钱,或者购买视频或直播里正在卖的东西支持一下。
但如果告诉你,有专业的“摆拍”团队在制造这类视频和直播,里面的人并不贫困,你会不会觉得受了欺骗?
这类视频和直播,揭示出网络上一种乱象,即虚假制造“视觉贫困”。
说这是虚假的“视觉贫困”,并不是阴谋论和受害臆想。四川省凉山州警方查获了多起案例,提供了实锤证据。
一个叫“云南波波”(又名“波波善行”)的博主就被警方查获。今年初,他多次直播四川大凉山“贫困场景”。比如在一次“祖孙二人的凄惨生活环境”的直播中,他称,衣衫褴褛的“祖母和孙女”二人住在一间破烂小屋里;女孩是老人捡来的孤儿,两人相依为命;这间低矮小屋是“祖孙二人居住的地方”。
可警方及相关部门查实,以上直播中的老奶奶姓肖,是凉山州西昌市马鞍山乡人,根本没有孙女;直播中的“孙女”是同村张某的女儿。肖姓老人证实,视频中的土坯房只是堆放农具的生产用房;土坯房里的“生活场景”,也是视频团队摆拍的。
这个主播还拍过“最穷山区的孩子”,称有姐弟两人,每天上山背柴,平时只能吃土豆。博主“笑宝来也”拍摄视频,称15岁的女孩“阿月”每天要走一个半小时才能到学校。因为家里穷、交不起学费,“阿月”每天得到处捡瓶子,卖了钱交学费。如此等等。警方找到了这些视频中的当事人,证明这些视频的内容都是编造的、虚假的。
为了完成拍摄,这些人拿钱请当地人出演,拍完视频后又马上把钱要回大部分,把出演的人也给骗了。
其实,这些假剧情,藏着真套路。“云南波波”的一席话,道出了问题的实质。
被警方抓获后,“云南波波”说,看到那些入行较早、为大凉山带货的博主赚了很多钱,自己眼红了。于是选择编造虚假故事,以“视觉贫困”“悲惨故事”博取网友同情,以便获得关注涨粉,再带货挣钱。
说来说去,还是逃不开带货挣钱。
网络时代,带货挣钱,社会认可,法律支持。但是,为什么非要从事这种以“视觉贫困”信息违规营利的不法行为呢?
这种做法,让不少网友都看不下去。他们说:“靠卖惨博同情卖货,太不厚道!”
借编造虚假“视觉贫困”,一些人赚得盆满钵满,但他们造成的不良影响,还得社会来“埋单”。
脱贫攻坚是党对全国人民许下的庄严承诺。特别是凉山州,作为我国曾经贫困版图上最难啃的“硬骨头”之一,脱贫太不容易了。
有一组数据很说明问题:从2013年开始,到大凉山告别绝对贫困的2020年末,来自全国各地、各行各业支援凉山的扶贫干部,就有1.2万多名。
所以,脱贫后的大凉山彝族群众说起如今的生活“瓦吉瓦(好得很)”时,这背后,是有很多人付出了辛劳汗水,甚至献出了宝贵生命的!
四川省凉山州昭觉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南坪社区(无人机照片,2022年10月27日摄)。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
这些虚假的“视觉贫困”,触痛着人们柔软的内心,收割了网友的同情,消费了网友的善意。
这些虚假的“视觉贫困”,让不明就里者对凉山州的脱贫成效产生怀疑,对凉山的脱贫攻坚成果来说,是一种抹黑;对那些为凉山州脱贫倾情付出过的广大干部来说,是一种伤害。
这些虚假的“视觉贫困”,在复杂的国际舆论环境中,也会给别有用心者提供“证据”,成为抹黑中国、射向中国的一颗颗子弹。
这些“视觉贫困”谎言,也会给大凉山群众造成持续伤害。
可以想象,这些博主为了带货,谎称大凉山某种水果、蔬菜正在滞销,骗取网友同情下单。他们打着大凉山农特产品的旗号,销售的却是外地货,而当地真正的果农和菜农的产品,销路却因此受到影响。
这样看来,凉山州的农户和广大网友举报这些发布“视觉贫困”谎言的博主,也是一种维权。
制造虚假贫困、刻意卖惨营销,不仅是一种网络乱象,更是一种违法行为,加强治理打击,刻不容缓。
目前,“韩文团队”“云南波波”等博主已经受到相关部门调查,并受到行政拘留等处罚。“笑宝来也”“山村老人”等涉及“视觉贫困”的一些账号,已被关闭。
不过,除了一些粉丝量大、影响力大的头部账号受到处理,一些粉丝量、影响力没那么大的账号,依然混迹网络,用“视觉贫困”的把戏收割网友;一些受到过处理的账号,不惜更换马甲,卷土重来。
让那些“视觉贫困”的视频和直播失去市场,不再继续招摇撞骗,是公众的强烈呼声。不能让这些虚假的东西,破坏了良好网络生态。
“视觉贫困”的造假地点,选的都是曾经“真实贫困”的地方,因为这些地方存在“视觉贫困”的“造假逻辑”。
这也提醒我们,“视觉贫困”要坚决打假,“真实脱贫”更来不得一丝松懈。我们的脱贫,必须是真脱贫、脱真贫,真正斩断“视觉贫困”的造假逻辑和谎言基础,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?继续巩固脱贫成果,打牢发展基础,以更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不断振兴,这是对“视觉贫困”造假的釜底抽薪。
关键词:
上一篇:国金证券给予新化股份买入评级,主业短期承压,锂电回收助力成长
下一篇:最后一页
精心推荐
- 华润万象生活:预计下半年外拓签约量应该会与上半年相当
- 【专访】爱丁顿亚太区董事总经理方斯桦先生:麦卡伦将继续增加中国市场的投入,完善本土化策略
- 行动!3天内19人被押解回国!亲历者揭秘缅甸赌诈团伙头目真容
- 大龙小龙生肖(大龙小龙)
- 东贝集团三大业务产销两旺 驱动上半年盈利8520万增23.4%
- 河南成功发行政府债券715.1451亿元
- 微型胡不归
-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专访:中国可持续城市发展值得外资企业长期投入——访瑞典恩华特集团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卡尔松
- 泉州中心市区六大专项示范工程首批项目实施
- 新娘婚纱发型教程短发直发(17款韩式新娘婚纱发型搭配精选
- 突发!陕西重大恶性案:顾客在饭店遇害,惨不忍睹,更多内情曝光
- 西南证券:给予中裕科技增持评级
- 多措并举治理跨境电信网络诈骗丨人民锐见
- 证券公司好吗
X 关闭
X 关闭
产业
-
不用跑北京 在家门口也能挂上顶...
日前,我省首个神经疾病会诊中心——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河北医院...
-
“十四五”期间 河北省将优化快...
从省邮政管理局获悉,十四五期间,我省将优化快递空间布局,着力构...
-
张家口市宣化区:光伏发电站赋能...
3月19日拍摄的张家口市宣化区春光乡曹庄子村光伏发电站。张家口市宣...
-
“张同学”商标被多方抢注 涉及...
“张同学”商标被多方抢注,官方曾点名批评恶意抢注“丁真” ...
-
山东济南“防诈奶奶团”花式反诈...
中新网济南12月15日电 (李明芮)“老有所为 无私奉献 志愿服...
-
广州新增1例境外输入关联无症状...
广州卫健委今日通报,2021年12月15日,在对入境转运专班工作人...
-
西安报告初筛阳性病例转为确诊病例
12月15日10:20,经陕西西安市级专家组会诊,西安市报告新冠病毒...
-
广东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...
(抗击新冠肺炎)广东东莞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 全市全员核酸检测...
-
中缅边境临沧:民警深夜出击捣毁...
中新网临沧12月15日电 (胡波 邱珺珲)记者15日从云南临沧边境...
-
“土家鼓王”彭承金:致力传承土...
中新网恩施12月15日电 题:“土家鼓王”彭承金:致力传承土家...





